执业药师

2021执业药师《中药二》重点单味中药:收涩药

2021-03-24

  1.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

  2.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蛔厥腹痛。

  3.椿皮: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4.赤石脂: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5.莲子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6.芡实:补脾去湿,益肾固精。

  7.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阴阳并补之品。

  8.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9.海螵蛸: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0.诃子: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11.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12.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13.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

  14.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15.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16.麻黄根:收敛止汗。

  17.糯稻根: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18.罂粟壳:敛肺,涩肠,止痛。

  19.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杀虫。

  蛔厥腹痛:乌梅

  阴阳并补之品:山茱萸、山药

<
执业药师

2021执业药师《中药二》考点:中成药的典型分类

2021-03-24

执业药师

2021执业药师《中药二》重点单味中药:涌吐药、杀虫燥湿止痒药

2021-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