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

执业兽医师动物生理学复习整理:细胞基本功能

2020-09-08

执业兽医师《动物生理学》复习整理:细胞基本功能

概述

体液: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约占体重的60%。

机体内环境:指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动物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自身调节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环节。

细胞基本功能

静息电位:指细胞(膜)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即K+在浓度差作用下向细胞外扩散,而形成的跨膜平衡电位。(一般为-70~-90MV)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静息膜电位发生改变的过程。因膜外Na+具有较高的浓度势能,当膜电位减少到0时,仍继续内转移,即为Na+的平衡电位。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功能。

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某些腺细胞。

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阈刺激: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该刺激强度的值称为刺激的阈值。

阈电位:从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的这一临界值。

“全或无”现象:产生动作的关键是去极化能否达到阈电位的水平,而与原刺激的强度无关。

动作终板:即神经—骨骼肌接头。

突触后电位(终板电位):是一种局部电位,不具“全或无”特征,不能传播;主要是Na+大量内流引起。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在以膜电位的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与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活动之间,存在的能把两者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其所需要的Ca2+(100%)来自肌浆网。

<
执业兽医

执业兽医动物生物化学知识点-器官和组织的生物化学

2020-09-07

执业兽医

执业兽医师动物生理学复习整理:能量代谢和体温

2020-09-08

>